請按以下步驟來參加講座 :
魯兵表示,應適應與病毒共存新常態,無需再害怕疫情大規模擴散。(視頻會議
截圖)
華裔內科醫生魯兵4 日表示,新冠變種病毒正在逐步演變
成為類似於流感的疾病,人們需要適應與病毒共存的生活,
及時接種新冠疫苗補強針,但不用再過分擔心疫情大規模
擴散,這是一場新常態。
逢每個月的第四個週一
Every Monday on the Fourth Monday of the Month
(4/25, 5/23, 6/27, 7/25, 8/22, 9/26, 10/24, 11/28 & 12/27)
上午10時至中午1時 10am – 1pm
法拉盛藍十字帝國保險公司大樓
Empire BlueCross BlueShield Site
138-31 39th Ave. Flushing, NY 11354
2022年4月5日至2023年6月20日
下午1時30分至2時45分
法拉盛藝文中心/市政廳,137-35 Northern Blvd, Queens, NY 11354。
欲參加該互動音樂工作坊活動請撥打
CaringKind輔助熱線電話登記646-744-2900。
講座⽇期: 2022年5⽉21⽇
時間: 上午10點-下午12點30分(太平洋時區)/下午1點⾄3點30分(美東時區)
報名連結: 欲參與講座者,請於此連結事先報名。.
講座報名截⽌⽇期為2022年5⽉20⽇。
參加對象:任何有興趣者皆可參加。
主辦單位:加州⼤學舊⾦⼭分校記憶與⽼化中⼼& 紐約⻄奈⼭醫院阿爾茲海默症研究中⼼
協辦單位: 阿茲海默症關愛服務
每個月的第四個星期三 (2月23日、3月23日、4月27日、5月25日、6月22日)
Every Fourth Wednesday of the Month (2/23, 3/23, 4/27, 5/25, 6/22)
上午10時至12時
10:00 am – 12:00 pm
Alzheimer’s movie “Please remember me” on 8/22 at Flushing Library, and 12/7 at Columbia University Social Work School.
家有阿茲海默症病患,家屬需付出極大的心力和時間,如果接連有兩位 長輩罹病,更是漫長的戰役。華裔移民蔡金龍和妻子王春梅,多年來照 護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父親蔡道明和岳母王蘇珠花;兩位老人罹病期間出 現過睡前亂喊、半夜拜拜等奇特行為,但蔡金龍夫婦不放棄不灰心,他們認為只要用耐心和愛心陪伴,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2013年,年近80岁的吴玉梅在再一次成功克服乳癌后却成为了一名阿兹海默症的照顾者,照顾着她的先生老徐。她说,华裔民众对于阿兹海默症的认识不高,常常忽略早期症状而引发家庭争端。她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制定家庭辅助治疗的措施,在作为一名阿兹海默症的照顾者的同时也不忘让生活充满乐趣,希望可以给其他照顾者和华裔家庭一些启示。本周,我们来一起听听她的故事——
【大紀元2017年06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紐約市大約有5萬多人罹患阿茲海默症,20多萬家人和朋友受到影響。隨著華裔人口的增多,越來越多的華人家庭遭遇阿茲海默症和有關失智症的困擾。為了讓阿茲海默症的病友和照顧者有機會相聚聯誼,一起慶祝父親節,把關愛送給他們,阿茲海默症關愛服務在華埠舉辦父親節茶會,邀請40多位病友和照顧者參加活動,讓病友和照顧者度過了一個輕鬆快樂的時光。 年屆83歲的陳先生照顧80歲罹患失智症的妻子,他們兩人今天也出席了茶會。陳先生說,他特別高興能與妻子一起參加茶會,他感到很溫暖,覺得自己並不孤獨,社區在關注和關愛他們,只有真正受到這種疾病影響的家人才會深切地體會到失智症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困苦和折磨。◇
紐約市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專業服務領軍機構「阿茲海默症關愛協會(CaringKind)」昨 (24日) 為慶祝中國農曆新年的到來,舉辦了書法拜年、各式各樣的文藝表演、美食品嚐以及抽獎活動等。活動也邀請到老人病科醫師康奈爾醫療助理教授連醫生至現場分享長者健康資訊。
「我平均每周接到20個華裔阿茲海默症患者家屬求助電話,共幫助了600多人,但這連患者總人數一成都不到。」阿茲海默症關愛服務(CaringKind)24日在曼哈頓舉辦春節慶祝活動,執行副總裁李維(Jed Levine)、華裔社區外展經理石蔚靜和社工聶華娟都指出,華裔對阿茲海默症有偏見,理解為神經病、痴呆甚至邪靈附體,不敢求助,令患者病情更易惡化,家人照顧得非常辛苦。
【侨报记者林展2月24日纽约报道】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市民,把关爱带给阿兹海默症病人,阿兹海默症关爱服务(CaringKind)于24日上午在曼哈顿中城举行了新年聚会,超过50人出席。
八年前,一位會說英語的華人參加了阿滋海默協會舉行有關病症的講座,認識病情及如何照顧病人,覺得十分受用, 這位先生希望這種服務能伸展至華人社區,因為他眼見華人社區不少耆老患有此病,家人卻求助無援,又大都不諳英語,於是建議該協會舉辦華語講座及互助小組,具社工背景又在耆英會當了很多年副主任的劉輝蓮退休後, 正式擔任了阿滋海默紐約分會的首位華人社工,主要是社區外展工作,向華人社區介紹有關失智症的教育,如何獲得相關服務
「失智症是21世紀人類大災難, 它令許多家庭活在惶恐無助之中, 它吃掉了政府龐大的經費,它目前還是無藥可醫,科學及醫學界急切地找出延緩症狀的解決辦法,與此同時,我們要面對這個病帶來的社會及家庭問題。」阿滋海默症協會行政總監里威(Jed Levine)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為了更好面對這日益嚴重的世紀災難病症,全國性的阿滋海默協會紐約分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 New York City Chapter)在2015年12 月正式瓦解,分支出紐約市阿滋海默症關愛協會(Caringkind, The heart of Alzheimer's Caregiving).
位於曼哈頓第一大道16街的以色列醫院雖然超過125年歷史,設856個床位,但由於近年財政緊絀,醫院入不敷出,面臨關閉或規模變小的局面,其中精神急症室對華埠失智老人服務是一大打擊。
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腦神經細胞衰退索造成的老人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成為現代人最困擾的健康問題,因為不只病患痛苦,要照護病患的家屬也承受巨大壓力;12日曼哈坦華埠一場研討會便針對相關及並進行討論,盼醫療團隊間交流新知的同時,提高社區對相關疾病的認知。
Care & support. Reliable information from Dementia Experts.
Personalized, in-depth support, guidance and planning.
Protecting New Yorkers with Alzheimer's and Dementia.
Facilitated by a trained leader, and meeting in person; many meet weekly.
© Copyright 2022 CaringKind - The Heart of Alzheimer's Caregiving